Top Menu

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086>哈特戰爭

閒來無事,看了一部由柯林法洛和布魯斯威利合作主演的電影「哈特戰爭」。基本上這部電影所描述的戰爭與一般以戰場為主要場景的戰爭電影不太相同,嚴格說來這裡的戰爭是指戰俘在國家與個人之間的內心交戰,它所想要呈現的是軍人在戰時應具備的尊嚴、勇氣與責任。

片中的男主角哈特(柯林法洛飾演)以回憶的模式敘述自己在集中營所發生的故事。哈特是個美國軍官,在二次大戰如火如荼進行之際,幸運地待在後勤的行政單位工作,然而在一次運送物資的途中,陰錯陽差的遭到德軍俘擄,在德軍的威嚇下,貪生怕死的哈特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在短短的三天之內就出賣了國家,供出了盟軍油庫的位置。雖然到了最後,他受到黑人軍官林肯為了國家榮譽願意犧牲自己的精神感動,終於挺身而出,仗義頂罪,總算表現出軍人為了捍衛祖國的自我犧牲精神。

而布魯斯威利所飾演的美軍上校威廉麥納馬是被俘美軍中位階最高的軍官,他祕密協同一些弟兄計劃逃離戰俘營,企圖搗毀附近一座兵工廠以消弱德軍的兵力。為了實現這個逃亡計畫,他安排了一場暗潮洶湧的軍事審判來轉移德軍的注意力,並指派不知情的哈特擔任謀殺案被告林肯的辯護律師,於是有關黑人人權、法庭舞弊、通敵等複雜議題一一湧現,也將全劇的張力推向頂點。

戰爭的本質是荒謬的,歷史上有太多野心份子以捍衛國家、主權為口號來發動戰爭,靠著戰爭奪權、靠著戰爭斂財。至於究竟「為何而戰」?或「為誰而戰」?或許正如布魯斯威利在片中對德國軍官所說的:「我們都是輸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