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Menu

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098>跟著名畫去旅行--吉維尼(Giverny)的莫內花園



Water Lilies》,莫內.克勞德Monet, Claude1906

有人是這麼說的,身在巴黎,即使你不是搞創作的藝術家,也會覺得自己像個藝術家!

巴黎,舉目望去盡是讓人創作靈感源源不絕的美好景致,以往只能在書本上欣賞的大師傑作,在在如同作夢般呈現在眼前。

吉維尼(Giverny)位在巴黎西北郊區的塞納河沿岸,原本只是個默默無名的小村鎮,卻因莫內在此長住40餘年而聲名大噪。莫內在吉維尼為自己打造了一座世外桃源,有蓮池、有垂柳、有爭妍鬥豔的花卉、也有浮世繪般的日式拱橋,在燦爛的花園裡,透過陽光的照射,處處色彩繽紛。

現今的莫內花園內有莫內的故居、畫室等建築,自從大師的一幅「睡蓮」(Nympheas)名畫,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以一千八百五十萬英鎊(約新台幣十二億一千四百萬)成交後,一時之間,花園內的蓮花池成為舉世聞名的朝聖之地。

印象派的畫向來重光線與色彩,而莫內的「睡蓮系列」,更是印象派極具代表性的畫作,莫內晚年以睡蓮為題材畫了約四十餘幅的系列作品,一朵朵粉嫩的蓮花,在碧綠的池水中恣意綻放,伴隨著藍天白雲的倒影,構成一個令人心醉神迷的動人畫面,而那些飄浮在池間的花與水面的波光粼粼,交織成光與色的和諧之美


 

 

欣賞幾幅莫內「睡蓮系列」的畫作!

 

 

(以上Giverny「莫內花園」實景照片感謝好友Mitchy的提供)


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097>跟著名畫去旅行--Suffolk, England



The Hay Wain》,約翰.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1821

The Hay Wain》這幅畫描繪的是畫家康斯塔伯的故鄉,即英國薩福克(Suffolk)郡的風光。畫面中美麗的小河邊有一棟房舍,一輛載著乾草的馬車緩緩地駛進水邊的淺灘,微風輕輕吹過河面,樹梢上的枝葉隨風搖曳,夏日的陽光灑在牧場上,細膩地勾勒出溫馨的鄉間風景,這是康斯塔伯45歲時的作品。

英國風景畫大師--康斯塔伯,在西洋藝術史上算是個相當特殊的畫家,他從不屬於任何畫派,也不遵照任何既定的方式去創作,自始至終他都堅持著風景畫應該直接從大自然中擷取靈感。事實上,在英國本土,康斯塔伯所繪的風景畫向來乏人問津,因為當時這類型的畫作尚未被大眾認同,使用白色來表現水面和樹葉反光的畫法也不被理解,基本上,康斯塔伯喜愛的題材引不起人們的興趣,對當時的人而言,風景畫不過是當地隨處可見的農村景象罷了。

據說,康斯塔伯被倫敦國家畫廊所接受的第一幅作品,是在他去世之后由他的朋友捐贈的。即使是無償的捐贈,對當時的畫廊而言,仍再三地猶豫,唯恐接受了這樣獨特的作品會引發後續的麻煩。

研究康斯塔伯作品的人認為,康斯塔伯畫中所描繪的是一種對故鄉的愛,他關心的是有「人味」的風景。

在看了薩福克郡的實景照片後,我個人到認為,康氏的風景畫似乎比實景來的更美。

 

(以上Suffolk實景照片感謝好友Mitchy的提供)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096>跟著名畫去旅行--Eiffel Tower



The Red Eiffel Tower》,德洛內(Robert Delaunay),1911

巴黎!這一座世人公認最浪漫的都市。

一提到巴黎,大家就會想到巴黎鐵塔、凱旋門、香榭大道、羅浮宮、聖母院、塞納河、左岸咖啡館…,而這些地點的共通之處就是它們孕育出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最豐盛燦爛的藝術品,同時也成為當時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來源。

其中早已成為法國象徵的艾菲爾鐵塔,在建造初期可說是波折重重,不但受到當時的藝文人士群起抨擊其醜陋外型,有損花都巴黎的美譽,許多作家、詩人甚至共同連署投書給巴黎市政府,反對建塔。

然而,時至今日,由於審美的觀念改變,艾菲爾鐵塔的造型之美,受到世人的喜愛,進而成為花都最著名的地標,著名的畫家希涅克(Signac)、秀拉(Seurat)、德洛內(Delaunay)等人,都曾以此塔為繪畫主題。艾菲爾鐵塔在這群藝術家的眼中幻變成不同的面貌,也從具體的建築地標昇華成無價的藝術。

   
 
《The Eiffel Tower》,秀拉(Georges Seurat),1889

秀拉使用數以千計的色點,使得他的畫看起來像是閃爍著陽光。

  

(以上Eiffel Tower 實景照片感謝好友Mitchy的提供)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095>跟著名畫去旅行--The Langlois bridge in Arles


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Washing》,文生.梵谷(Vincent Van Gogh)1888 


 


因為如夢幻般浪漫的紫色薰衣草,我開始注意到普羅旺斯; 


而梵谷一幅以藍黃為基本色調的《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Washing》, 


讓我對阿爾這個城市的絢麗色彩有了無限想像…



位於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是法國面積第二大的省分,至於給了梵谷一個做為畫家追求的完美色彩與光線的阿爾(Arles),則是一個以古羅馬競技場、聖托菲姆迴廊(Cloitre Saint Trophime) 、市政廳 (Hotel de Ville) 等遺跡及建築聞名的歷史古城。


梵谷在來到阿爾之前,已經在巴黎住過一段時間,所以在畫風上深受當時印象派的影響,不但脫離了寫實的格局,而且對於光線的表現方式特別注重。


梵谷非常喜歡阿爾的這座名為Langlois」的吊橋,雖然這種型式的吊橋在他的故鄉荷蘭隨處可見,但對於一直以來都鬱鬱不得志的梵谷而言,在這遠離故土的法國南方小城也能見到熟悉的情境,無疑倍感親切與欣慰。因此,他在阿爾的這段期間內,常以此吊橋為題材作畫,在不同光線下,從同一個角度,反覆創作,這幅18885月畫的《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Washing(藝術史課本好像翻成:馬車通過的阿爾吊橋》便是其中之一。


梵谷在他的信箋中曾提及說:「阿爾的吊橋,色彩絢麗寧靜,媲美日本浮世繪,河水晶瑩如綠寶石,橋的倒影呈湛藍色,畫面斑斕的色塊,和我看過的浮世繪一樣。」


可惜,此橋在1926年因戰火而毀損,到了1962年,因梵谷名畫的緣故,按原貌在河上重建,並改名為「梵谷橋」,不過,目前此橋只供遊客拍照,車子已不能通行。




這幅《Drawbridge with a Lady with a Parasol》也是梵谷以阿爾吊橋為題材的畫作。



 


 
(以上Langlois bridge 的實景照片感謝好友Mitchy的提供)